图书介绍

新世纪教育的理论与实践【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新世纪教育的理论与实践
  • 中正大学教育学院主编 著
  • 出版社: 丽文文化
  • ISBN:9577481795
  • 出版时间:2002
  • 标注页数:641页
  • 文件大小:121MB
  • 文件页数:656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新世纪教育的理论与实践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教育社会学3

教育机会均等3

壹、「教育机会均等」的概念3

贰、「教育机会均等」问题的探讨5

参、「教育机会均等」理念的式微10

肆、「教育机会均等」理念的再兴16

伍、结语22

教育松绑的双重诠释:市场经济vs.市民社会29

壹、教育松绑等於教育市场化吗?34

贰、教育松绑的两种诠释:市场经济vs.市民社会35

从课程知识社会学观点论述原住民教育成就困境与学校课程走向47

壹、前言48

贰、课程知识社会学概述48

参、教育成就与社会流动50

肆、原住民的社会流动51

伍、原住民独特文化与教育成就的关联性55

陆、原住民学校课程的可能走向61

柒、结论65

「文化研究」在教育社会学方法论上的意义73

壹、前言74

贰、学术造型75

参、知识建构79

肆、结语83

第二篇 比较教育93

The State of Comparative and International Education93

The Field of Comparative and International Education94

What is Globalisation?96

The Origins of Comparative Education97

‘Modem’Comparative and International Education100

The Establishment and Growth of Comparative and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Societies105

Comparative Education in a Globalised World108

The Future of Comparative and International Education111

Conclusion112

比较与国际教育现况117

壹、前言117

贰、比较与国际教育领域118

参、何谓全球化?119

肆、比较教育的起源120

伍、「现代」比较与国际教育122

陆、比较与国际教育学会的建构与成长126

柒、全球化世界中的比较教育128

捌、比较与国际教育的未来130

玖、结论131

当代比较教育理论与方法之变革133

壹、前言133

贰、研究范畴的改变134

参、理论的变迁与讨论138

肆、新比较方法之讨论143

伍、结语:兼论我国比较教育的趋势144

各国教育改革政策之探讨149

壹、前言150

贰、系统性教育改革151

参、从过程迈向成果导向的改革158

肆、品质相关指标的发展163

伍、改革趋势对台湾教育发展的意义166

一九八○年代以来美国教育改革政策研究169

壹、美国的教育改革政策170

贰、行政管理的两条路线之争173

参、企业竞争的思考模式在教育上的应用与批判176

肆、从教育的观点看企业竞争的思考模式179

伍、结语181

师资培育课程比较研究185

壹、前言186

贰、职前师资培育课程三大领域比重之比较分析187

参、专门课程之统一规定与否193

肆、结论与建议196

高等教育市场化趋势比较研究201

壹、前言201

贰、政府、市场与高等教育202

参、市场化的途径205

肆、市场化对高等教育之影响207

伍、结语213

第三篇 课程改革219

Reflections on the recent innovation of the National Curriculum in England219

Starting points220

Innovation or continuation?223

Critics and supporters225

The aftermath228

Education and the state230

The Department for Education and Employment234

The revised National Curriculum from 2000236

Conclusion240

英国国定课程的最近革新之反省247

壹、起点248

贰、革新或持续不变250

参、批评与声援者252

肆、后续发展253

伍、教育与国家255

陆、教育与就业部258

柒、2000年之后国定课程的修订259

捌、结论262

学校书面课程计画评鉴规准之初步建构265

壹、前言265

贰、适用范围与建构方法266

参、诸家学者建议的评鉴规准268

肆、黄政杰及黄光雄、蔡清田课程设计专书的重要观点273

伍、笔者建构之规准275

陆、使用及后续研究之建议281

解析Beane对课程统整理论与实际的主张285

壹、前言287

贰、课程统整意义的探究289

参、课程统整的四个面句292

肆、课程统整的配套作法299

伍、课程统整面临的挑战306

陆、反省与启示310

国小原住民课程的定位与发展323

壹、前言323

贰、原住民课程政策之制定与设计原则324

参、乡土文化教材与国小原住民课程326

肆、进一步讨论333

伍、结语335

我国乡土教育课程发展之分析343

壹、前 言343

贰、我国乡土教育的发展史345

参、解严后乡土教育的正式设科史及其意义346

肆、我国乡土教育课程发展模式的特色与意义351

伍、结语:对未来发展的建议352

国小社会科的教学及展望361

壹、前言361

贰、社会科在小学的定位361

参、小学社会科的教学现况369

肆、社会科教师专业发展371

伍、结语375

第四篇 终生学习383

International Concepts of Adult Education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21st century.Lifelong Education.383

Benchmarks of international organisations,new contents of adult education and learming.383

Lifelong learming-a global and integrative concept391

International concepts in a national context-dead loss?394

Conclusion397

Summary398

二十一世纪初的国际成人教育概念:终生教育405

壹、国际组织的准则,成人教育与学习的新内涵406

贰、终生学习:一项全球与整合的概念411

参、国家脉络中的国际概念414

肆、结论416

迈向学习社会过程中的指标建构研究419

壹、前言419

贰、有关文献探讨426

参、研究设计与实施432

肆、研究结果分析与讨论439

伍、结论与建议450

我国终生学习法制化的进程与取向461

壹、前 言461

贰、为终生学习立法的必要性考量462

参、从成人教育法到终生学习法464

肆、终生学习法草案介绍466

伍、在立法过程中的截长补短468

陆、结语474

终生学习环境的建构481

壹、前言481

贰、终生学习环境的发展482

参、营造学习网路的环境484

肆、发展各类学习型组织485

伍、建立学习成就认证制度487

陆、建构终生学习环境的策略490

社区学院体系的建立:台湾社区学院的经营495

壹、美国社区学院的发展495

贰、台湾社会对社区学院的需求分析501

参、教育部的社区学院设置条例内容评析503

肆、建构具有台湾社区特色的社区学院505

伍、结语513

建立终生学习的职业继续教育体系:对当前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省思517

壹、前言517

贰、从当前知识经济的政策谈起517

参、高科技产业、知识经济与职业继续教育519

肆、知识经济、产业转移与社会问题521

伍、反顾教育改革对知识经济时代的因应523

陆、代结论:发展职业继续教育的刍议526

第五篇 高等教育533

西方大学理念的转变:从传统、现代到后现代533

壹、前言534

贰、传统大学的发展与理念535

参、现代大学的理念542

肆、后现代大学的理念553

伍、台湾的大学发展与问题557

陆、结语562

研究所教育的回顾与前瞻569

壹、前言570

贰、研究所教育的起源与发展572

参、主要国家研究所教育的特色576

肆、我国研究所教育的回顾与展望581

伍、发展研究所教育所面临的课题586

高等教育拨款委员会的组织运作595

壹、前言:缘起与目的596

贰、一些有关国家的高等教育经费分配机制之概览596

参、高等教育拨款委员会之案例:英国与香港603

肆、结论与建议619

台湾地区大学通识教育的检讨与展望623

壹、前言623

贰、「通识教育」的缘起、意义与范围624

参、战后台湾地区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的发展625

肆、通识教育实施成效的评估628

伍、通识教育问题的检讨629

陆、改进的建议634

柒、结语63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