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晋商民居【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朱向东,王崇恩,王金平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112107575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428页
- 文件大小:108MB
- 文件页数:442页
- 主题词:民居-简介-山西省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晋商民居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晋商民居概述1
1.1晋商的起源与发展2
1.1.1山西在历史上的商贸资源2
1.1.2山西的商业交通3
1.1.3山西的经商人群4
1.1.4明清时期山西商业贸易的繁荣与发展5
1.2晋商聚落与晋商民居6
1.2.1晋商聚落7
1.2.2晋商聚落建筑组成11
1.3晋商聚落与民居的影响因素及区位划分23
1.3.1商业运输和经营模式对晋商聚落与民居的影响23
1.3.2自然地理环境对晋商聚落与民居的影响24
1.3.3社会人文环境对晋商聚落与民居的影响27
1.3.4晋商环境与民居类型、区位划分31
1.4市居空间环境与店铺民居形态34
1.4.1市居区域空间特征35
1.4.2市居区域的景观特色36
1.4.3店铺民居空间形态的选择38
1.4.4店铺民居建筑形式的地区差异43
1.5坊居空间环境与作坊民居形态47
1.5.1坊居区域的空间本质47
1.5.2作坊民居形态的选择50
1.5.3作坊民居的建筑个性和区域特色52
1.6散居空间环境与大院民居56
1.6.1散居区域的形成机理56
1.6.2散居空间环境的构成因素57
1.6.3大院民居空间形态特征58
1.6.4大院民居的“晋商遗风”64
第2章 商业住居环境中的晋商民居71
2.1水陆码头形成的晋商聚落——临县碛口镇72
2.1.1碛口镇的自然与人文环境72
2.1.2碛口镇空间布局与建筑组成78
2.1.3碛口古镇民居形态特征分析90
2.2军事堡镇演化而成的晋商聚落——代县阳明堡镇113
2.2.1阳明堡镇的由来和军事历史背景113
2.2.2阳明堡镇功能与形态的演变118
2.2.3阳明堡镇聚落形态的标志性景观要素123
2.2.4阳明堡镇商铺与民居形态分析130
2.3村落因市而形成的晋商聚落——灵石静升镇149
2.3.1静升镇乡土环境综述149
2.3.2静升聚落的演化历程153
2.3.3静升镇的构成与布局形态160
2.3.4院落空间形态的扩展与演化170
2.3.5院落空间形态的变异181
2.3.6静升王家大院建筑192
第3章 商贾意识环境中的晋商民居225
3.1晋商沿河聚落民居——襄汾丁村民宅226
3.1.1丁村的自然与人文背景226
3.1.2丁村聚落形态和空间特征229
3.1.3丁村民居建筑241
3.1.4丁村民居的装饰分析256
3.2晋商堡式大院民居——太谷曹家大院263
3.2.1曹家大院的自然环境与人文历史263
3.2.2曹家大院的空间布局与民居建筑形态265
3.2.3曹家大院的建筑审美特征285
3.3晋商山地聚落民居——阳泉银圆山庄302
3.3.1阳泉官沟村张氏及其银圆山庄302
3.3.2银圆山庄的布局特点305
3.3.3银圆山庄的民居建筑形式312
3.3.4银圆山庄的空间组织与形态特征317
3.4晋商血缘聚落民居——沁水柳氏民居338
3.4.1建筑——村落——血缘文化338
3.4.2西文兴村与铁炉村血缘关系探讨339
3.4.3西文兴村与铁炉村布局与功能形态比较343
3.4.4西文兴村与铁炉村民居建筑形态特征比较355
第4章 晋商民居的保护与再利用——榆次常氏民居379
4.1晋商巨贾常氏及其文化背景380
4.1.1常氏家族文化背景380
4.1.2常氏的儒商理念384
4.1.3常氏家族的晋商底蕴386
4.2常氏民居原始形态及其演变387
4.2.1常氏民居建筑空间特点387
4.2.2常氏民居建筑形态394
4.2.3常氏民居装饰艺术395
4.2.4常氏民居发展历史399
4.3常氏民居现状分析401
4.3.1常氏民居空间形态现状401
4.3.2常氏民居建筑形态现状406
4.3.3常氏民居装饰艺术现状408
4.4常氏民居保护与利用中一些问题的探讨411
4.4.1建筑空间形态的重组412
4.4.2建筑的“修复”414
4.4.3建筑环境的再造415
4.4.4常氏民居独特建筑价值重点的转移417
4.4.5周边环境的改变和利用问题417
4.5几点启示420
4.51对原有遗存建筑所作的保护420
4.5.2常氏民居旅游经营理念420
4.5.3常氏民居开发模式的弊端420
4.5.4今后开发模式之建议422
主要参考文献424
后记427
热门推荐
- 2469188.html
- 481302.html
- 1946223.html
- 123251.html
- 3434656.html
- 3703647.html
- 3782219.html
- 1626241.html
- 2427306.html
- 135474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1867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9117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7533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6424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7561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3326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9407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4713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5865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4040.html